【圖書館歷史】

香港審計處的工作,「旨在向立法會提供總體保證,確保政府和公帑或半公帑性質基金的財政及會計帳項,均屬妥善,而且符合公認的會計標準。」(政府網頁)。但新香港審計處因為政府盤數不再受監察,無事可做,審計報告竟然是要求康文署加強檢視圖書館資料的工作以維護國家安全。於是,康文署被批評審查圖書不力,之後敏感人物的書籍陸續被公共圖書館下架。

KOL們都出片評論或評擊圖書館的審查行為,甚至劉兆佳也批評是「過火」。然而,鮮有藉機講解一下圖書館的歷史。

大中華民族上腦的,很自然會說到「自古以來」中國就有圖書館的設立,圖書館的歷史是中國最早的,因為中國最早出現「圖書」。易經《繫辭上》就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之句。還不證明中國遠古就有圖書?

古代傳說有一匹“龍”化身的“馬”揹負著河圖(1-10數字組合臚列方位)走出黃河,洛水有一隻龜背上有1-9數字組合的紋路出現。研究《易經》的古人,主要是經史學者,就說這是河圖洛書,是聖人畫八卦的參考。其實就是神話傳說,而且由漢代那些所謂「大儒」,孔安國、劉歆之流,為了逢迎帝王,老作出「命受於天」、「皇天上帝所以安我帝室」的穿鑿附會。河洛圖書與今日所說的圖書無關。今日的「圖書館」,是從《古今圖書集成》取義而來。《古今圖書集成》是康熙年間由陳夢雷編輯的。

那麼,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圖書館是什麼時候的?傳說,又是傳說,夏朝時已經有圖書館,但沒有文獻出土記載。安陽殷商出土發現甲骨文,又說那時已有圖書館,但出土零碎,頂多是甲骨收藏,未能證實是館藏。真有史料記載的,是周朝確實成立一些藏室收納治令典章資料,分由不同官吏掌管,老子李耳也曾擔任周朝藏室史,用今日術語就是那時的圖書館館長。但那時的藏室只是皇室典章收藏處,供官家查閱,並非今日圖書館的功用。藏書處不能說是圖書館。

古代官方藏書地方名堂可多得很,石室、觀、閣、殿、院、樓、府、庫、館等。秦始皇不許民間藏書私閱,歷史說焚書坑儒,但秦始皇興建阿房宮,實際上是當代最大的藏書館,所有被焚書籍都有一份孤本保存在阿房宮,秦始皇不許民間閱書,要閱書就當官吏,到阿房宮閱讀。秦始皇焚書有限,但項羽攻入咸陽火燒阿房宮大火三月不熄,才是焚燬最多書籍。也把最大一個圖書館燒掉。

漢代蕭何收集秦代遺留的書籍設置石渠閣、天祿閣。到漢武帝下令廣徵圖籍,官府宮廷藏書三萬五千卷,算是國家級圖書館。但書籍被徵,民間就少有機會閱讀,只屬官家貴族享有。雖然每個朝代都有設置館藏典籍,而且一代比一代宏大,但中國人只喜歡收藏而不重視分享,有圖書館之型而無公共的概念。直至清代1902年光緒28年,才由一個叫羅振玉的向朝廷主張設立公共圖書館,而這個概念,卻是從日本學習而來。

反而香港在英治下,早於1869年舊大會堂成立,就已設置第一個公共圖書館。說甚麼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是殖民地,主權從來屬於中國,縱觀對圖書館歷史,從沒有說及「中國領土」之內的香港公共圖書館。

英國管治香港就設立大會堂公共圖書館,因為公共圖書館的概念,西方老早就有。

Library 一字,是由拉丁文 Librarium 而來。Librarium 意思是「放書之處」。

公元前三千年古埃及和巴比倫,已經有文獻記載當時已有圖書館的設置。公元前三世紀,亞里士多德受柏拉圖影響,在他講學的地方設立圖書館,在古希臘十分著名。他的學生亞歷山大大帝,建立他的龐大帝國後,在埃及的亞歷山大港成立了規模龐大的圖書館,藏書70萬卷,是漢武帝設置藏書館收藏的 20 多倍,也比漢武帝早了二百多年,而且有總館分館,還發展出圖書目錄分類的雛形。最重要是,亞歷山大圖書館是「公共圖書館」,任何人都可以閱覽。直至公元前47年,凱撒大帝征服阿里山大港焚燬圖書館之前(又是戰火燒毀圖書館,相當於項羽火燒阿房宮),當時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哲學家、思想家和藝術家都遠道而來亞歷山大圖書館,進行研究、講學、著書立說、學術交流,人稱「世界上最好的學校」。這所學校的館長或館員,出了些什麼人?有數學家,埃拉托色尼計算出地球圓周,推導出一年365又1/4天的月曆。埃拉托色尼同時是天文學家,創造了一個有475顆星斗、44個星座的目錄。發現圓周率π的阿基米德也是這所圖書館的館員,阿基米德也發明了螺旋式抽水機。

反觀中國歷代那些掌管國家館藏的官員,除了確立「經史子集」分類,編輯了《永樂大典》《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等,做過什麼有益世界的事?

About Horatio Tsoi

電視人。 曾編導多個電視旅遊節目,涉足鮮為人到的國家。 職業關係,養成旅遊當中總帶點工作傾向的習慣。 手提電腦、有錄影功能的單鏡反光機是旅遊夥伴。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隨筆而已 and tagged , , , , , , , , , , .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comment